评估公司称地震经济损失或逾200亿美元

来源:大洋网

996次

发布日期:2008年05月16日

扫描二维码进入

微信H5资讯

扫描二维码进入

资讯小程序

      政府或维持紧缩货币政策

  震灾发生后,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困难加大,一方面,物价尤其是农产品价格上涨可能反弹,另一方面,灾后重建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在此情况下,央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是否会有所松动呢?

  昨日,高盛在报告中指出,这样严重的自然灾害无疑会对实体经济造成负面影响,但影响可能是有限而且短暂的。如果货币政策能够保持紧缩立场,通胀压力应该是短暂的。

  高盛指出,当受灾地区开始重建房屋以及公路和发电厂等基础设施时,投资需求肯定会有所增长。然而,对四川省局部灾后重建投资的扶持并不意味着中国应该放松整体经济的调控政策。相反,由于通胀居高不下,宏观政策可能会维持紧缩立场。央行已明确表示通胀是今年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4月份消费价格指数数据公布后央行立即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就是一个具体体现。

  因此高盛认为,虽然用于灾后重建的投资肯定会有所增加,但抑制通胀仍将是短期内宏观政策的首要任务。高盛认为政府可能会维持货币政策的紧缩立场,如频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严格控制银行放贷、允许人民币升值和年内两次加息(每次各27个基点)。

  摩根斯坦利:

  放松和加紧货币政策余地不大

  摩根斯坦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王庆表示,地震发生后货币政策放松的余地不大,更不会因此加紧。王庆表示,今年年初雪灾发生的当月,CPI增长达到了8.7%,但是当时央行没有加息,这次也不会在四川地震后通胀上涨的情况下加息。因为这种由于供给原因导致的通胀是货币政策所解决不了的。因灾后的重建工作,央行会支持与地震有关的信贷发放,但不会全面加大信贷发放规模,更不会放松信贷管制。

  不过他预测,今年下半年中国的出口增长很可能进一步放缓,通胀连续下降时,央行的货币政策会出现较为明显的放松。

编辑:inzen111

评估地震经济损失
参与评论
匿名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华人螺丝网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这些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114@luosi.com或直接在线联系华网客服

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先取得编辑授权或本站的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华人螺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