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汽车产业发展迅猛的今天,模具产业在很大程度上成为衡量一个汽车制造商乃至一个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水平的标志。
然而,记者日前了解到,我国2004年进口的车身模具金额达2亿美元,高档轿车模具几乎都来自国外。
为了对我国汽车模具发展情况有更为详细的了解,记者来到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采访了中国模具工业协会理事长、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褚克辛以及汽车模具业专家任湛谋。
高端短缺低端混战
“近两年来,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汽车车身与模具行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汽车模具产业正面临着从来没有过的巨大商机。”褚克辛告诉记者,2004年模具产值达530多亿元,比原来“十五”规划的2005年490亿元的目标多出40多亿元。其中汽车覆盖件模具的年均增幅还要高于行业总水平,估计年均增长率接近20%。
但在这种迅猛发展的同时,褚克辛也向记者提出,目前中国模具业潜在的危机——我国模具行业与国外相比,整体水平不高,模具市场上高端产品供应不足,低端市场处于混战状态。他分析认为,这种危机制约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大发展。
褚克辛提醒记者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那就是“我国目前只是模具生产大国,还称不上模具生产强国。目前很多模具企业都只能生产一些技术含量低的模具,所以召集国内模具企业搞恶性价格竞争的情况频频发生,为了揽活儿而不惜互相压价,甚至以亏损价成交。具有生产高端产品能力的企业,数目很少,导致高端产品短缺,供不应求。”
据褚克辛介绍,虽然近十年来,中国的模具行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美国、日本等汽车制造业发达的国家,模具产业超过50%的产品是汽车模具。而在我国仅有1/3的模具产品是在为汽车制造业服务。而且,制造保险杠、仪表盘、油箱、方向盘等这类大中型塑料模具,从目前行业的生产能力看,满足率只有50%左右。
这种情况也导致我国进口的汽车模具每年总数都居高不下。汽车模具业专家任湛谋在接受记者专访时给记者列出了这样一组数字,在汽车生产中,包括车身外体、发动机、内饰等在内的90%以上的零部件需要依*模具成型,制造一款普通轿车约需1000套冲压模具、200多件内饰模具。而在这些模具中,大约有90%左右并非“中国制造”,绝大多数的中高档汽车模具依赖进口,尤其是轿车外覆盖模具80%进口。
模具开发能力不足
“现在,新车型投放速度越来越快,可模具制造开发速度跟不上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速度。另外,由于整车企业长期引进的国外车型,没有人相信中国能干,而且国外也不会让你在这方面赚钱。比如,奥迪、索纳塔、本田、丰田很多车型的模具绝大部分都是进口的,用中国制造的都是一些非关键模具。外方会想尽办法要求模具进口。”褚克辛认为,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我们的开发创新以及生产能力跟不上。
褚克辛说,他在对国外很多大型的汽车企业考察过程中了解到,国外的车身模具开发都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5年前,全球完成车身模具开发的时间大概需要24个月,3年前需要18个月,现在仅仅需要12个月。目前,日本的开发速度是最快的,只需8个月。中国这种开发速度要慢很多。”
任湛谋认为,衡量一个国家汽车工业的综合竞争实力,不能光从汽车生产的数量来看,更要从汽车自主开发、制造水平及能力等方面综合考虑。由于汽车生产中90%以上的零部件都要依赖模具成型,可以说,汽车模具技术是汽车制造业重要的工艺基础,是与世界汽车制造行业竞争的根本条件。目前中国汽车模具技术水平和能力虽然经过十几年发展,进步很快,但在世界汽车制造业中仍处于中低水平。
“国内的汽车模具厂家不是很多,但高质量模具的市场被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模具厂占领了,如果我们再不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中国的汽车工业就像没有了根基,还能生存吗?”任湛谋对中国目前模具行业的现状非常担忧。
体制转变和技术创新是很高模具行业水平的关键
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给国内模具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如何把握机遇、紧跟汽车工业发展的步伐,是摆在国内模具工业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技术的发展来看,高精度、低成本、交货期短是今后模具发展的一个趋势,而我们要想赶上国际先进水平,技术创新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褚克辛分析认为,“汽车模具厂如何在新形势下实现兼并重组,提高自身能力,成功地实现体制的转变,也是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应该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