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属信息]> 《中国有色报》报道: 自2001年开展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以来,四川、云南、贵州、西藏4省区探明大量矿产资源。其中,铜在全国探明总量中为80%,金为70%左右,银和铅锌分别超过全国探明总量计划的1倍和20%。
川、滇、黔、藏4省区幅员辽阔,地质构造复杂,成矿作用丰富多彩。负责4省区地质调查组织协调工作的成都地调中心依据成矿条件、矿产信息和已知矿床(点)前景的比较优势,按战略突破、重点评价、重点项目设置等3个层次覆盖全区大调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和进展:
西藏雅鲁藏布江成矿区被列为战略突破的头号工程,投入费用超过1亿元。截至去年11月,这一区域已初步探明4个大型铜矿,发现5处具有大型规模以上的铜矿产地,控制铜资源量超过800万吨;查明2个大型铁矿床,探明资源量9000万吨,其中最高品位达65%的富铁矿6000万吨,预测远景储量超过1亿吨;经部分工程控制的铅锌矿资源量300多万吨。上述发现,为形成2个以上富铜、富铁国家级勘查开发基地提供了资源基础。云南羊拉、普朗、白秧坪、南汀河等重点勘查矿区规模扩大并发现新矿产地,尤其是核桃坪金厂河铜铁多金属大型隐伏矿床的发现,为“三江”矿产勘查部署打开了新的思路,其经济价值和科研意义不可低估。
重点评价项目首推川西格聂银矿的发现。科技人员在原有矿床外围加大地面调查和综合分析力度,初步查明银矿资源量5700吨,伴生铅锌矿150万吨,还发现了一个中型锡矿和铜矿,预测多处具有寻找大型银矿和斑岩型铜矿前景,被誉为“实施大调查以来四川地区获得的最重要成果之一”。新发现的红原县刷经寺金矿带延长上百公里,已探明金矿资源量超过100吨。在攀西成矿带的汉源、洪雅及会东、会理地区均发现含矿线索延长、成矿类型新的铜、铅锌矿床。在川、黔交界处发现沿新断裂带分布的铅锌矿床,已查明资源量200余万吨,推断相邻老矿区下部可能存在一个品位很高的大型矿床。
重点项目设置区内的藏东昌都地区经工作证实,已获铅锌矿资源量150万吨,其伴生或共生的锑、银等金属矿也都具开采价值,推断沿南北向延伸的异常区至少具有寻找4个大型矿床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