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使紧固件制造有效地从基于资源的财富创造,转化为基于技能的财富创造,使产品的性价比的提高具有可持续性。这才是中国紧固件行业发展之路。”
2005年,我国紧固件出口量继续呈二位数字增长,但出口产品的价值只相当于国外产品的五分之一到五十分之一,大部分都是低档产品,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始终处于国际产业分工和产品价值链的低端。
仔细地观察中国紧固件业的状况,就会发现中国劳动力的成本优势只是一种“假性优势”,一种既没有持续性也没有必然性的优势。资源要素缺乏,环境压力加大等日益成为制约中国紧固件业发展的瓶颈,由此也引出了另外一个瓶颈,资源消耗型的发展模式,陷企业于沼泽。
以汽车为例,一些本土的合资厂商(比如大众)同样享有中国劳动力的低成本,但仍处于微利或亏损的状况,换言之,通用在中国的合资企业的竞争力并非来自低成本,而是来自于通用在生产管理、品牌等方面的优势。
中国紧固件制造的成本优势是一种资源优势,而不是一种能力优势,而资源永远不等于能力。前者是随时可能耗尽的“身外之物”,而后者是利用已有的资源和发现,开发新资源的“身内之物”,个人和组织的竞争优势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是否能基业长青,取决于其倚重于能力,还是倚重于资源。
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于企业自身的能力,尤其是别的企业难以复制的能力,即核心能力或核心竞争力。没有这种核心能力,企业随时可能因资源的枯竭或别的企业拥有替代性资源而丧失竞争力。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中国对于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加强也将使中国劳动力成本快速提高。所以中国紧固件企业的发展寄托在中国劳动力的低成本上是很可能是一种很快就破灭的幻想。原始的低成本的竞争优势已不复存在。因此,转型迫在眉睫,即“由投资驱动型增长模式转向创新型增长模式”。
中国紧固件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源头是来自于可适应性,可持续性能力的能力,这种能力被称为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来于学习型的组织,学习型组织在紧固件企业里已经有了很广泛的认知,一个充满学习气氛的企业必然是一个创新的企业,也必然是一个有希望的企业。它其实也是一种开发资源的能力。
不过,学习所开发的资源是一种与所有资源不同的资源——智力资源。这是一种唯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学习是获取这种可持续资源的唯一通道。
它是使紧固件制造有效地从基于资源的财富创造,转化为基于技能的财富创造,使产品的性价比的提高具有可持续性。这才是中国紧固件行业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