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汽车行业亟待补齐零部件“短板”

来源: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

1167次

发布日期:2012年11月20日

扫描二维码进入

微信H5资讯

扫描二维码进入

资讯小程序

        10月,我国汽车市场迎来销量回暖、自主品牌强势反弹的喜人局面。然而,国内汽车行业“内功”的真实水平并不乐观,尤其是作为整车内核的零部件环节较为薄弱,大部分自主零部件企业仍停留在来图加工、样品测绘阶段,受这一“短板”制约,国内汽车产业发展前景堪忧。有专家呼吁,应把零部件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加以考虑,通过政策加以引导和扶持,改变我国零部件企业散、乱、技术落后的现状。

        众所周知,零部件是汽车行业发展的基础,并直接制约着整车发展水平。整车生产厂家只是完成装配和总成,零部件供应在汽车产业链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事实上,零部件行业的利润率要远高于整车行业,核心零部件更是如此。

        但是,由于汽车行业整体急功近利,“重整车轻零部件”的状况长期存在。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年鉴》统计,1986~2011年,我国汽车工业总投资10267.7亿元,其中整车(汽车、改装车、摩托车)投资6698亿元,零部件(发动机、配件)投资为3569多亿元。整车与零部件的投资比例为1:0.53。在发达国家,零部件投资通常大于整车投资,整车与零部件的投资比例为1:1.3至1:2。还有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整车企业在零部件上投入不足1%的不在少数。

        事实上,国内汽车行业已经开始品尝到轻视零部件发展的“苦果”。资料显示,中国品牌在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车轴及悬挂,以及诸多电子化配置方面的对外依赖,外资控制的国内汽车零部件销售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拥有外资背景的汽车零部件厂商占整个汽车零部件行业销售额的75%以上。更让人担忧的是,在汽车电喷系统、发动机管理系统、防抱死刹车系统(ABS)、微电机和安全气囊等核心、关键零部件领域,外资企业所占比例分别为100%、100%、91%、97%和69%,这意味着我国将近1万家规模以上的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我国汽车消费市场迅猛扩张的“盛宴”中,仅能做个不起眼的配角,尤其在利润更丰厚、技术含量更高的关键零部件领域,使得60%的全产业链利润被装入了国外企业腰包。此外,先进汽车企业通过专利,对汽车技术进行大规模保护,即使中国企业具备了自主制造这些零部件的能力,也难以摆脱对外依赖。

         国外零部件企业巨头正纷纷加快在华市场布局。9月上旬,霍尼韦尔确定在武汉建立涡轮增压器工厂。9月26日,大陆集团在长春投产三条新生产线,主要生产氮氧化物(NOx)传感器、高温传感器和第6代碳罐净化电磁阀产品。这也是继上海嘉定和芜湖之后其在华的第三个投资项目。10月10日,德尔福派克电气系统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正式启动,主要为长安福特马自达、沃尔沃和江铃福特供货。仅仅一日之隔,11日德尔福柴油发动机管理系统烟台生产基地举行奠基。

        数据显示,2010年博世中国汽车业务销售额达到233亿元人民币,2011年达249亿元,同比增长7%,远高于2011年我国汽车市场的总体增速水平。霍尼韦尔交通运输系统集团中国和印度区副总裁兼总经理戴鹏杰预测,未来5年间,中国涡轮增压器市场将会从2011年的400万台翻番至2016年的800万台。

        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大而不强”的矛盾日益凸显,要改变组装基地的角色,变被动为主动,恐怕只能是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加快弥补零部件“短板”,并在差距相对较小的新能源汽车领域争取有所作为,奋力追赶国际先进水平,不断缩小差距。惟其如此,汽车业才能迎来一个灿烂的明天。

汽车零部件
参与评论
匿名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华人螺丝网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这些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114@luosi.com或直接在线联系华网客服

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先取得编辑授权或本站的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华人螺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