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车,引进品牌汽车在我国汽车消费中高达80%以上。然而,这些名牌高档车其实很多都是在国内生产线上装配的,车上的紧固件有60%以上是从国外进口。我国出口的普通标准件在国际市场上每吨只卖1200美元,而进口的一些高等级紧固件价格每吨高达8000-10500美元,相差7、8倍。正是因为中国汽车紧固件,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才导致中国紧固件市场扮演着为世界紧固件巨头们做嫁衣的尴尬局面。
在引进的汽车车型中,外国投资商出资30%,拥有约50%的股份,却拿走了70%的利润,而中国企业只能拿到30%的利润。一是因为紧固件产品的知识产权归属外方,另一客观原因,是我们的紧固件产品的稳定性方面确实存在一定问题,还有品牌因素。又如中国泵阀行业,温州市泵阀行业协会会长黄作兴曾这样比喻说:“以前一火车皮的阀门拉出去也就卖100万元,现在2个阀门就能卖100万元。科技含量的提高,会使企业利润大幅提高。”
“路漫漫其修远兮。”中国五金业想要做大做强,从一个世界制造大国变成品牌大国有一段艰难漫长的道路要走。加强技术创新,重视品牌树立,我国五金行业迫切需要掀起一场革新风暴。
“中国制造”的五金产品在国际市场的舞台上是怎样一个形象呢?中国的五金制造产品在数量上可以说是世界第一,可是产业的品牌及创新的匮乏制约着其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有许多老五金企业,几十年都不创新技术,也不建立自己的品牌,在打价格战的竞争社会中很难维护自己那一席之地。想要加强中国五金制品在行业中的地位及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只有做好品牌建设及技术创新,别无其他。
企业有心将行业做大做强就必须在品牌发展上做文章。找准品牌发展的原因和对应解决方案。加强对汽车、船舶业制品的五金产品升级。拥有过硬的产品和技术,树立自己的品牌,才能在终端市场上称霸群雄。
这里,不乏有人会产生疑问。在传统印象当中,五金产业比较低端,很难做得高端雅致又环保,也没什么东西可以创新,更别说树立品牌了。你要这么想,那可就大错特错了。让我们学习学习我国台湾地区的五金行业,台湾大多数五金企业都不大,但是人家一样可以成为行业中的翘楚。原因就是,人家对五金行业的一片热心,真心想要把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不论企业多小也从不在产品技术、品质及品牌建立上有丝毫懈怠。差距彰显成效,这一点上,我们真应该跟邻胞兄弟好好学习。
一个国家的“产业品牌”形象和品牌产业化决定着这个国家在国际上品牌价值的高低。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一些品牌产品,至今在国际市场仍占据主导地位。中国从长远发展来看要启动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过去出口主导推动的增长方式。我国五金业想要做大做强,必须要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方向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