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烟台东海岸的高新区,核心区面积仅48.8平方公里,2008年 12 月才正式开始单独设区。作为一个单独设立还不满两年的新区,何以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实现在各地都抢抓的高端产业、自主创新、高端人才等领域异军突起?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产业高地”
今年 9 月,东方蓝天钛金科技有限公司与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签订协议,合作开展大型客机钛合金紧固件的研制生产。这也是国产大飞机项目在国内正式签约的首个潜在供应商。高新区工委书记刘洪波表示,钛合金紧固件项目落户高新区,标志着烟台参与到了国家商用大飞机的研发和生产,将对引进高端人才、发展航空航天产业,起到强劲的辐射带动作用。
看似不起眼的紧固件,实际上是飞机生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生产一架大飞机就需要109万件标准件,其中仅钛合金紧固件就要20万件。国内航空业经过 20 年的发展,虽然已能够生产多种钛合金紧固件,但种类、规格还都有限,尚无完全符合“商飞”供货要求的钛合金紧固件生产厂家。
这样一个科技含量高,年产值将过 10亿元的项目,自然引来了各地的竞争热潮。但令不少人意外的是,这一热门项目最终选择落户到了刚刚成立不久的烟台高新区。
“ 要引来金凤凰,当然得靠实力。烟台雄厚的制造业基础,较强的航天产业配套能力,为烟台高新区参与国家大飞机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实力之外,还要看谁更有准备,高新区在这方面先行一步,抢得了先机。”一位参与紧固件项目签约仪式的嘉宾这样评价。
烟台高新区成立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聘请国内一流的规划设计团队,结合区情,对未来的发展蓝图进行全方位规划。高新区的中国航天513所,是我省唯一从事航天高科技研究的科研单位,主要从事空间飞行器数据系统、测控系统的研发,具备航空航天领域的研发能力和人才优势。后来的事实证明,因此而做的“航空航天科技产业园”规划,成为高新区引进钛合金紧固件的关键性一步。
结合实际做出规划,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让规划变成生产线,才是真正的飞跃。成立一年多来,高新区围绕确立的产业重点,实施产业立区、科技兴区、人才强区战略,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瞄准国内外 500强、央企和高校院所集中用力,多次赴美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北京、 上海等国内重点城市开展主题招商活动。一年来,高新区引进了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 中电投烟台核电基地、拓普邦生物科技园、东方智能科技园、山东正元地理信息产业园、中科院计算所烟台分所、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令人眼红的大项目、好项目。
目前,投资80亿元的科技中央商务区(CBD)、投资6 亿元的拓普邦生物科技园、投资5 亿元的中电投烟台核电基地等已开工建设,投资10亿元的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投资10亿元的东方智能科技园等项目也将于近期陆续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