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进口零件官司”背后

来源:金融时报

1053次

发布日期:2008年03月11日

扫描二维码进入

微信H5资讯

扫描二维码进入

资讯小程序

    情人节前一天,世界贸易组织(WTO)首次裁定中国违反贸易规则——称中国对进口汽车零部件征收大额关税,认定这一行为违背了中国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WTO争端解决专家组就“有关中国汽车零部件进口措施案”,做出了不利于中国方面的临时裁定,要求中方给予进口汽车零件更多优惠。一旦就此的终裁中国败诉,这将是中国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的首度败诉,因此特别引人注目。有人立即对此分析指出,由于大多数合资汽车公司的国产化率早就超过40%,这份不利的裁决仅仅对国产的豪华车型产生影响。其实,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这一问题,这似乎也意味着以后那些喜欢买首批上市新车的中国人,很可能要从腰包里多掏些钱了。

    中国是在2005年4月1日开始实施《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的,该文件规定,对等于或超过整车价值60%的零部件征收与整车相同的关税(28%),而不是中国加入WTO协议中规定的10%到14%的税率,由此引发了与欧盟、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的矛盾。其实,该文件出台的一个背景,就是在此之前有国际著名的汽车制造企业,将几乎完全组装好的整车以汽车零件的名义运进中国,再以“国产车”的名义销售,以此逃避超过10%的关税,造成了不同企业之间利益的失衡。中国政府制定出该“办法”,目的是为了让那些国际的汽车制造巨头们尽量多地将汽车零配件安排在中国制造。

    这里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一点,就是目前中国汽车市场上的所谓“国产车”,绝大部分是挂着欧美日韩等国的著名品牌,由中国与世界汽车巨头们合资创办的企业在中国制造的。早在20多年前,这些“国产车”真正由中国制造的部分实在是少得可怜,往往只是四个车轮、一台车载收音机等,如今随着中国本土汽车制造能力的显著提高,那些“国产车”中“中国制造”的成分越来越高,甚至超过50%。不过,这是就那些已经在中国制造了一段时间的“老车型”来说的,如果是全新的车型情况会有很大的不同。

    由于全新车型的新零件往往不可能很快地从中国市场上采购到,而且中国企业制造出的产品也需要有关厂家的考察与认证,因此那些最新上市的紧跟国际潮流的“国产车”——注意这些车的车型从小型到大中型、价格也应该从10万以下到3、40万元,都会有比较多的“进口”零件,价格也比较高一点,随着几年以后大量地选择使用中国本地产零配件,车价也就会逐步下降,这就是中国车市的所谓“车价高开低走原理”。如果没有了中国政府的国产化率超过40%的硬性限制,在中国现有的汽车贸易体制下,许多国际汽车制造商极可能在投产一款新车之初,并不急于组织利用中国相对廉价的劳动力以及比较便宜的制造成本迅速降低车价,而是会让比较高的车价维持长一点时间,直到销售达到一定的量以后再考虑安排零件本地化采购,随后才轮到降价。

    这里,有必要讨论一下中国消费者对于进口汽车零部件的看法。长久以来,一部分中国买家喜欢买使用进口零件比较多的车,即使价格贵一些也能够接受,因为他们觉得进口零部件是质量的保证。但是如今跑遍全球到处都能够看到“中国制造”,因此对于“国产”的信心也大了不少,如果再加上1、2万元的差价,大多数人还是会选“国产”的。

进口零件官司
参与评论
匿名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华人螺丝网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这些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114@luosi.com或直接在线联系华网客服

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先取得编辑授权或本站的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华人螺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