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紧固件企业合纵连横求共赢

来源:嘉兴日报

1081次

发布日期:2008年02月18日

扫描二维码进入

微信H5资讯

扫描二维码进入

资讯小程序

    “现在接外贸公司的单子风险太大,我们都不大敢接了,主要做一些本地大企业的外发单子,将就着撑一段时间。”记者昨天在海盐采访时发现,面对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下调、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海盐一些紧固件企业纷纷采取“合纵连横”策略,通过多家企业联合或依托大企业的溢出订单,实现产品互补和客户资源的共享,以维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海盐明辉标准件厂是一家家庭作坊式的小型紧固件加工企业,由于没有自营进出口权,以往业务主要来自省内一些外贸公司的订单。从去年起,由于出口风险增加,外贸公司接单日趋谨慎,捉襟见肘的订单量迫使企业向内寻求新的业务来源。此时,一种松散式的互补合作模式在这些企业间逐渐形成。该工厂业主陈明辉说,他现在在接外单的同时,也做当地一些大企业的余活,“要让厂子能够正常运转啊,毕竟还要保证工人开工。”

  对于陈明辉来说,承接当地企业的溢出订单解决了他的“吃饭”问题,而事实上,对于大企业来说,这种合作也从某种程度上减轻了它们的成本支出和管理负担。用海盐紧固件同业商会常务副会长徐德仁的话说,“这是一种互利共赢基础上的互相帮助。”

  嘉兴兄弟标准件有限公司从去年起逐渐加大了在海盐当地外发订单的力度。在董事长顾卫平看来,企业要扩大生产规模,就意味着投入更多的设备和劳动力成本,而且要承担行情波动的风险。而采取这种合作模式,企业利用当地的加工点进行生产,不仅能减少成本投入,还能分散扩大再生产的风险。“今年我们上新项目,基本没有增加人手。”顾卫平说。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海盐紧固件企业形成了梯级层次。第一梯队是那些大型企业,手中掌握着较多的订单,有富余业务给其他企业做;第二梯队是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中型企业,属于自给自足型;第三梯队是虽没有自营进出口权,但有稳定的订单来源;第四梯队是规模小且无固定业务的小作坊,它们往往对大型企业有着很强的依赖性。

  此前有消息称,在这场紧固件产业的寒冬中,海盐全县有近百家家庭作坊关门歇业。但记者采访中发现,不少家庭作坊都在以不同方式相互“取暖”,维持生计。中国紧固件协会会长冯金尧年前在海盐调研时表示,紧固件产业的前景还是很好的,面对暂时的困难,海盐紧固件企业应建立新型贸易合作关系和密切合作的生产群,通过组织“生产群”的方式来达到规模效应。

海盐紧固件企业
参与评论
匿名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华人螺丝网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这些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114@luosi.com或直接在线联系华网客服

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先取得编辑授权或本站的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华人螺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