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升级和钢材品种风向标变化

来源:网摘

1384次

发布日期:2007年09月07日

扫描二维码进入

微信H5资讯

扫描二维码进入

资讯小程序

    20075月底开始,国家针对钢铁行业的各类政策密集出台,引发了钢市的巨大波动,不仅仅是钢贸商的情绪落入了谷底,而且钢厂的情绪也落入了谷底,导致价格不合理性的连续下跌,笔者在5月底的上海沙龙上提出,这个下跌是恐慌性下跌,一直要到钢厂也开始跟进这种下跌后才能终止,果然随着7月份钢厂纷纷下调价格的时候,需求的推延采购期结束了,以天津为首的钢市开始引领全国价格反弹,随即上海等城市跟进;笔者早在5月的上海沙龙上就提出,对出口的限制性政策的效果一定是有限的,因为国际需求过于刚性,所以无论中国的出口钢材涨到什么价格上,国际需求都得接受,因为这些国家近几年没有扩张产能,无法应对这种刚性需求,所以,笔者认为中国钢价会在恐慌性下跌后继续上扬(且最终的热轧板价格一定会在今年超过4250),这个上扬的时间不会超过7月份,这个原因是因为大家都在想看到出口到底受了多大的影响,是致命性的还是象征性的,结果就是7月份拿到的6月份的出口数据表明是后者,是象征性的影响。

 

    钢市虽然上涨,钢贸商却仍然悲观,他们担心国家会进一步出台新的以限制出口为目的的宏观政策,笔者认为:即使国家政策能限制出口,我们国家的对以热轧为代表的新增产能,也是可以通过内需的增长消化的。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产业升级的阶段,这个阶段是以消费热轧板品种为代表的。

 

    2005年开始,中国钢市的风向标从线螺转向了热轧,这是一个行业生态的发展过程,它同时也代表了一种分工演进过程。我们要研究的是:(1)中国的钢材消费量为什么超速增长;(2)中国钢材消费量的品种风向标发生着什么样的变化,以及为什么发生这种变化。我们研究这两个问题的目的是到底我们国家的钢铁会不会过剩,以及热轧板为代表的新品种的产能是不是过剩。

 

    近几年来,中国的钢铁行业一直在超速发展,令钢铁行业的老分析师们难以解读。一些老的理论采用人均钢材消费量这个概念,进行发达国家和我国的对比,用来说明这种发展。其实,上面的说法是个误区,因为中国经济的崛起不同于西方列国的崛起,人均钢材消费量是个外在的东西,既无法衡量中国钢材需求量增长的本质,也无法用这种简单的对比来预知中国钢材消费的未来。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有必要对中国钢材消费超速发展的源头进行解读,来评估中国钢材需求量增长的本质,也来预测一下中国钢材消费的未来。

 

    笔者有个理论,叫做新自然理论,就是说当人类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就开始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改造这个世界,被改造出来的这个世界区别于大自然,称为新自然。毫无疑问,钢材是这个新自然的主体性材料,它早已取代了石头、木材这些原生的自然材料,所以,中国钢材消费的增长实际是由中国大地上所矗立起来的新城市,所产生出来的布置这些新城市所需要的各式各样的制造品构成的。

 

    我们进行一个倒推,当大量的中国人口接受高等教育之后,他们就具备了参与现代知识分工的能力,而这种分工的参与必然是要求其在城市进行,这种巨大的需求必然引起城市的扩张,这种扩张称之为城市化,目的就是要容纳更多的可以进行现代化分工的群体,而这引发了对钢材的巨大需求,也使得钢材品种不断地进行升级,这与城市化的升级是有关联的:

   1)城市化开始阶段的钢材需求结构(1982-2002年):当城市化开始后,就要盖大量的房子,来容纳这些群体,这个过程就是房地产投资的发展,这就需要消耗大量的建筑钢材,并且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加速,这样以线螺、管材和型材为主体的长材的需求就在飞速增长。

 

 

    据统计,2002年城镇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10217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占57.8%),用钢7435万吨,农村房屋建筑用钢475万吨。2002年房屋建设用钢合计7910万吨。没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为龙头的一批新的高增长行业需求的拉动,就没有这一轮钢铁行业的快速发展。2002年钢材产量比2001年增长了18.9%,这是很快的增长速度,而当时的房地产投资额增长了21.9%

 

    2)城市化开始对区域经济发生影响阶段的钢材需求结构(2000-2010年):当要盖大量的房子时,大量的农业过剩人口开始走向城市,有的来盖房子,有的来做保姆,总之都是服务于这些新房子群体的,这个群落的发展需要消耗大量低质量的制造品,来维持他们的城市简单生存,并且,为了维护巨大的城市运作,必然在其周边发展大量的功能性城镇,很多小农村就发展成了服务核心城市的城镇,这样他们的生活用品不得不多起来,尤其是对低质量制造品的需求,所以,我国的轻工业为基础的的制造业品就被发展起来了,以热轧板为结构主体的制造品就得发展,小五金到简单的电风扇等等被大量制造。

 

    由于我国消费结构升级,钢材消费进入建筑业向制造业转型期,引发消费结构由长材向板材转移,热轧板的整体消费一直保持上升势头。2000年热轧板带消费量为3711万吨,每年的消费量增长幅度都保持在15%以上,2006年热轧板带表观消费量达到了6310万吨,同比增长幅度为23.2%,预计2010年国内需求为9660万吨左右。

 

    3)城市成熟化和分工化阶段的钢材需求结构(2006开始有了趋势,但趋势还没有成熟):当大量的受教育人口开始住进了高楼大厦后,新城市家庭随之产生,与此同时,随着城市的增多,城市和城市之间要进行分工,这种分工的结果就是被重新分工的城市居民的效率的提高,城市本身走向成熟,城市的分工群体本身也是在发展的,他们的需求就得随着他们收入的剧增而开始升级,这样,他们的房子内部的制造品就开始升级,随着城市被城市化后,从基础的五金到家电,到汽车,就产生了大量的对高端钢材的需求,这样以冷轧板为代表的钢材就被大量发展了;在以冷轧板为代表的钢材的发展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成熟度之前,它现在仅仅是拉动热轧板基板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存在。

 

    汽车用热轧板卷主要用于车架纵、横梁、车厢横梁、车轮轮辐等,钢号为车梁用钢和碳素钢,厚度集中在4-10mm,宽度范围900-1500mm2003年以前,国产汽车用热轧板卷100万吨/年。而2005年汽车用钢1200万吨,其中整车用钢750万吨;2010年用钢1800万吨,其中整车用钢1100万吨。汽车产量的年增长率为38.5%,我们回顾一下西方的经济发展史,不难发现经济增长过程中会相继出现一轮又一轮的高增长产业群,尤其是汽车和房地产,当汽车走进西方国家的家庭和房地产兴起时,带来了西方几十年的经济持续发展,所以千万不要小看了汽车和房地产对钢材消费的拉动。

 

    结论:

    从上述趋势来看,中国的热轧的需求是非常大的,并不会出现过剩,况且这种供给的释放也是梯次释放的,不是集中释放,而且中国的淘汰带钢为主体的产业升级过程已经开始了,国家为代表的淘汰落后产能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随着产业升级的需要,一些产业自然而言地想用热轧板来代替带钢,这是中国产业升级的需要。所以,勿需对后半年的钢市过于担心。

 

城市升级钢材品种变化
参与评论
匿名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华人螺丝网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这些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114@luosi.com或直接在线联系华网客服

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先取得编辑授权或本站的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华人螺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