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在一般的汽车零部件行业跨国巨头还是采取合资控股的形式,那么在关键的汽车零部件投资项目如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等,跨国巨头采取的几乎都是独资的形式,2005年,我国在零部件领域的协议投资达到40亿美元,其中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制动系统等关键总成和与此相关的项目投资占了投资总额的绝大部分,而在这些投资中,独资企业的份额占到了将近70%。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国际合作部副主任吴启金介绍说,目前在国内,已经出现了外资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独资化倾向,像卡特彼勒、博世等一些国际巨头在中国的投资,都要采取独资或控股的形式。
跨国公司的控股战略
和跨国巨头的合资控股或直接独资相比,更让行业感到不安还有:巨头们凭借自己的资金和技术优势,对国内骨干性零部件企业的收购整合行动。
“在与跨国公司的合资合作过程中,一个明显的趋势是跨国公司开始寻求对国内汽车零部件产业内的龙头企业进行控股。”吴启金介绍说,“从产业安全的角度讲,我们不怕跨国公司在国内建设新厂,但是跨国公司的战略是控股国内相关行业的龙头企业,而不是建设新厂的战略。”
这种类似“斩首行动”的策略对国内零部件行业的打击可能更为严重。
上世纪80年代以前,威孚当时叫无锡油泵油嘴厂,是家农机企业,产品主要为拖拉机用的柴油机配套,1984年,威孚花3000万元引进了博世公司的A型泵制造技术,企业也转型为给运输卡车配套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到了1998年,集团的核心企业———无锡威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成为业绩优良的A、B股上市公司。威孚集团也成为国内柴油燃油喷射系统的最大生产厂商。
但是博世通过与威孚的合资,可以说轻而易举地对国内的油嘴油泵行业进行了“控股”,而与建设新厂相比,博世既节省了土地和建设费用,同时也将威孚原有的客户全部接纳,节省了开拓市场的费用,在不对等比例合资中,威孚经营多年才建立的技术中心被撤销、合并。
在汽车零部件产业内,跨国公司“吃掉”国内龙头企业的举动已经相当明显。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重点企业,一批排头兵企业如潍坊柴油机厂,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有限公司等被跨国公司紧紧盯住,其中,世界著名的变速箱巨头德国的“ZF”公司正在谋求控股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有限公司。
在轮胎行业,经过数年的并购和整合,原来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中国轮胎业,现在只剩下三角集团、贵州轮胎等几家中资企业,而这几家轮胎企业,也正被包围在米其林、固特异等跨国轮胎巨头的合资或合作谈判中。
重估“市场换技术”
由于目前我国对汽车整车厂商持股比例的限制,使得汽车零部件厂商将成为并购的热点,整车上游产业如底盘、轮胎等将成为其中的重点。
而行业的龙头企业选择与跨国巨头们合资,主要还是限于技术升级的需要,希望能够继续走市场换技术的道路,引入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但是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这条道路是否仍然行得通,还有待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