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代表中国钢铁企业的宝钢集团终于与铁矿石巨头必和必拓(BHP)公司达成价格协议,精粉矿和块矿价格比上个年度上涨19%。这一涨幅与之前铁矿石巨头们的要求一致,也是目前全球大多数钢铁生产商所接受的价格。
记者还了解到,宝钢与另外两家铁矿石生产商———澳大利亚力拓集团下属哈默斯利公司和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也已达成同样的价格协议,价格信息将分别在21日和22日发布。
接受19%涨幅是无奈的选择
据透露,由于此次全球铁矿石合同价格的信息基本都由矿山方面发布,中国钢厂方面将不再同时发布信息。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可能在近期代表中国钢厂对今年全球铁矿石价格谈判作出总体评价。
中国冶金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李新创在听到这一谈判结果时对记者表示:“这是一个无奈的选择。”
不过还是有很多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继续谈判”没有带来直接明显的成果,但中国钢厂已明确发出三大信号:一是全球铁矿石价格谈判必须全面认真地把“中国因素”考虑进去;二是现行的价格谈判机制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和缺陷,需要供需双方认真寻找改进和完善的办法;三是矿石供求应该建立在更加牢固的长远合作的基础上。这是中国钢厂为今后谈判“打下的伏笔”。
5月16日,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与德国蒂森克虏伯公司达成涨价19%的“首发价”,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表示,这一定价没有充分考虑“中国市场的情况”,认为不可接受,并且坚决要求与三大矿山公司继续进行谈判,尽最大可能与谈判对手就中国市场的未解决问题进行探讨。
此间,很多业内人士都表示,要让铁矿石巨头给一个“中国价格”很难。中国接受铁矿石涨价19%看来只是时间问题。
话语权为何没能变为定价权?
与去年的谈判相比,中国钢厂在谈判中的“话语权”已明显增强。但话语权为何最终没有转化为定价权?
对于这个问题,李新创的看法是,中国铁矿石进口虽然占世界的40%,但是对我们来说,这点在谈判上几乎没有用。这40%在国内来说也是分散的。因此,造成我们的谈判是分散的。战略运用不当,没有相应的战术来保障。此外,国内的铁矿石采购也非常混乱。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主要还是“市场力量的对比”尚未给中国方面创造足够的条件。在谈判的后期,中国钢产量、钢价和铁矿石进口量都出现了预料之外的大幅上升,其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因素,给谈判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如果再用这样的策略去谈判,明年还会再涨20%.”李新创认为,中国钢铁企业应该尽快摆脱分散局面,“如果改变不了中国钢铁企业分散的局面,明年就应该放弃谈判。”
铁矿石话语权并没有真正转化为定价权。李新创认为,中国钢企在谈判时,应该联合日韩以及更多的国外钢铁企业来增大谈判砝码。因为三大矿石巨头的储量占全世界70%,因此,铁矿石需求方在谈判时也必须用相应的力量来与之对抗。
每吨钢材成本增加100元
一位钢铁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如果按照钢铁企业每年进口1700万吨左右计算,19%的涨价,每吨钢材的成本将增加大约100多元。
专家测算,如果今年接受19%的涨幅,中国将为此多付出100多亿元新增成本,而去年的71.5%涨幅已经令中国钢铁行业多付出了397亿元。
在李新创看来,中国要想把铁矿石的话语权真正转化为定价权,最根本的就是要加快走出去战略。“中国今后仍然要大量进口铁矿石,这是没有任何悬念的。如果我们在国外有3亿吨的铁矿石合资权,结果就不会是涨价19%.”
【本消息由“广州红岩钢铁有限公司”会员提供,奖励积分25】
<来源: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