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价140万元的特斯拉和14万元的国产电动汽车之间,相差的是一套价值数亿元的汽车模具。”9月9日,在“模具智能化制造助力实体经济经型升级”——2018中国(宁波)模具产学研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谭建荣如是说。
这场论坛上,谭建荣和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李培根等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众多国内外模具行业人士齐聚,为宁波模具行业的智能化发展寻找方向。
宁波是中国模具主要生产基地,但规模上的辉煌难掩效率与技术的巨大差距。
模具行业内有句话:看模具产业水平,一看汽车模具,二看电子产品。宁波在汽车模具生产上具备优势,占全国总量的20%,2017年全市模具产业从业人员18万人。但离国际顶级汽车模具仍有不小差距,特斯拉就是一个例证。第一注塑模具有限公司总裁鲍弋认为,中国汽车注塑模具目前短板有二:一是人才短缺,二是“走出去”还较弱。他建议龙头企业联合在国外设立售后服务点,利用国外的人力资源,增强汽车模具售后服务。
谭建荣分析指出,在电子产品的模具设计上,宁波尚显弱势,而这是未来市场空间极大的领域,建议宁波模具企业考虑向电子产品方向寻找新的机会。
在这场有产学研三方参与的行业大讨论中,与会者一致认为,制造企业必须持续推进数字化、信息化和自动化技术。要把产业链提升放在重要位置,宁波市经信委主任陈炳荣提出,要关注全产业链拓展和产业生态的打造,从原材料、加工工艺、创新设计、生产制造、模具装备制造、制造服务业集成等各个环节进行升级改造,推动宁波市模具关键基础件产业的加快发展。
当前,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宁波模具企业能找到升级空间吗?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李培根认为,智能制造能够带给中小企业的机会包括:将客户的碎片化需求进行整合,为产品开发服务;通过大数据分析并预测未来的市场需求,从而合理安排产能,降低成本;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能增强产品功能,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李培根认为,智能技术将改变现有的产业结构和竞争本质,竞争的焦点会从独立的产品到包含相关产品的系统,再到连接各个子系统的体系。中小企业可以从产业链体系中找到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产业园区的集聚效应也不容小视。宁波模具业的重要支撑之一是宁波模具产业园区。该产业园区位于宁海县南部滨海新区,规划占地1500亩,一期项目吸引了160多个项目入驻,汽车产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业进一步集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9日,园区牵头成立了宁波智能模具工程公共服务创新中心,联合宁波、上海、香港等地多家高校,每年至少能为200家企业提供公共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