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施压德国零部件供应商:不得在华独立运营

来源:路透社-盖世汽车网

2985次

发布日期:2014年08月26日

扫描二维码进入

微信H5资讯

扫描二维码进入

资讯小程序

  德国汽车配件生产商ElringKlinger 执行长Stefan Wolf对斯图加特日报称,中国当局已告知德国三家汽车配件生产企业,他们不能再独立经营中国分支,要与中国本土企业组建合资企业。

  “中国当局已告知几家德国汽车供应商,不允许他们单独经营中国分支,以后只能作为合资企业的一部分来经营,”斯图加特日报援引Stefan Wolf的话称。

  他说他知道有三家企业需要寻找中国合作伙伴,但没有透露是哪几家,并补充称ElringKlinger没有受到影响。

      “如果真是这样,那将违反知识产权。公司50%的股权被拿走,实际上是被没收了。”Wolf称。

      “我认为这是试图在技术和创新方面赶上我们。”

  目前无法联系到博世(Robert Bosch) 和德国大陆集团(马牌轮胎/Continental) 发表评论。它们是德国规模最大的两家汽车供应商。

  本月稍早中国欧盟商会对中国近期的反垄断调查表示关切,称中国使用强硬手段,似乎不公平地针对外企。

  包括大众汽车(福斯汽车,Volkswagen AG) 、奥迪、宝马 和奔驰(平治/宾士,Mercedes-Benz) 在内的欧洲汽车品牌正在争相下调新车及汽车配件价格,以安抚中国监管机构。此前中国监管机构指称一些欧洲品牌有垄断行为。

  德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爱尔铃克铃尔(ElringKlinger)CEO斯蒂芬·沃尔夫(Stefan Wolf)日前接受了德国《斯图加特报》采访。其披露了中方施压德国零部件供应商,要求只能以合资形式运营。以下是访谈中有关中国的部分内容。

  问:汽车行业现在正遇到不利风向,中国调查价格操纵,俄罗斯威胁可能禁止进口汽车,您对此表示担忧吗?

  答:经济因素对我们已经产生了较大影响。金砖四国曾经被寄予极大期望——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巴西将资金大量投入大型体育项目,例如足球世界杯和2016年奥运会。俄罗斯也不再是汽车行业发展的目标市场。印度也同样让人失望,这是一个充满潜力的国家,但充斥了政治阻碍、腐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不足。

   问:如今增长型市场里的中国也处于威胁之中。

   答:实际上,在华增长仍然处于速度较高水平,也的确存在价格操纵的相关调查,但对于我来说更关心另一个话题。中国政府通知了部分供应商,未来在华子公司不得独立运营,必须以合资企业形式存在。我已经获悉有三家主要供应商必须寻找中方合作者,但爱尔铃克铃尔并未受到影响。
  
  问:你提到的子公司之前是由德国集团完全控制的吗?

  答:确实如此。我想,在该体系下,中国希望获得技术,这些行业里,外资公司只有在合资企业中才会主动提供技术。倘若这样发展下去,将对知识产权构成威胁。50%的公司股权被拿走,这几乎是一种“征用”。在我看来,这实属倒退。曾经有一度在华必须要有合资伙伴,但那是很久以前的事。

  问:将这视为一种模式?

  答:并非如此。包括汽车行业在内,行业受到关键技术的影响。我想我们试图补偿中国方面在知识和创新方面的不足,必须向100%股权在华子公司“输血”大量的知识技能。

  问:从实践操作上看会是怎样?

  答:目前尚无明确的说法,仍然处于开放状态。但将对资本市场产生巨大冲击。

  问:从哪些途径?

  答:50-50合资企业可能无法(让母公司)合并(报表)。除非选择不同的方案,类似控制和利润,否则在华销售额将不会出现在平衡报表中。

  斯蒂芬·沃尔夫还指出,中国政府已经注意到中国汽车交易占全球较大比重,但是本土的厂家却没有因此获得相应的收益;为此,中国政府采取措施,为本土企业争取更大利益。

  其还表达了对巴西、印度和俄罗斯市场的不乐观看法。

  其他供应商反馈

  在《斯图加特报》发表斯蒂芬·沃尔夫访谈后,有外媒接触了博世、大陆等德国零部件,欲求证中方施压等说法,并试图找出“三家主流零部件供应商”,但未获得回应。

  博世中国区总裁陈玉东表示未收到政府通知。陈玉东称:“我还没有收到任何改变汽车零部件行业海外投资政策的通知。我们认为,海外投资将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继续扮演关键角色,并预计中国的投资环境将在公平和开放竞争方面有所改善。”
 

参与评论
匿名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华人螺丝网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这些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114@luosi.com或直接在线联系华网客服

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先取得编辑授权或本站的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华人螺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