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世界加工厂”模式亟须改变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2822次

发布日期:2005年02月24日

扫描二维码进入

微信H5资讯

扫描二维码进入

资讯小程序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参考报》载文指出,由于我国具有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发达国家纷纷投资中国,中国商品行销世界。

  过去10年,从中国进口的鞋在美国进口鞋的比例中,已经从9%上升到60%。世界一些著名的品牌,都是中国生产的。中国货能行销世界,得益于低廉的价格和中国工厂良好的加工能力。中国工厂能从加工这些世界名牌中得到多大利润呢?美国市场里一件卖39.90美元的女式上衣,通常中国工厂能拿到4美元,相当于近十分之一;美国商场里的一件零售标价88美元的地球仪,中国工厂拿到订单的价格是15美元,而生产成本是12美元。

  中国制造并不等于中国品牌,只在不起眼的地方标上made in China,大部分的利润都不在生产加工环节。这种生产模式,只是简单地把加工环节放在中国,设计、推广、研发、服务、管理等诸多部门由外国名牌企业自己完成。一个完整的产业环节包括研发、加工、品牌、管理等,中国目前的现状只能称为“世界加工厂”。

  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产品有一半是外资企业生产的,比如东芝、索尼、松下等大公司在美出售的商品中,大部分都是在中国生产的,这些公司利用自己的品牌和资金,借助中国的廉价劳动成本,通过在中国加工生产,赚取了大量利润,而且就是这种只赚点辛苦加工费的模式也频繁地遭遇发达国家反倾销的调查。中国产品遭遇反倾销调查,已从原来的纺织服装发展到了五金、矿产、机电等。

外国公司充分利用中国制造业的成本优势铸造本公司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优势,同时,却将大量的、中国产的、物美价廉的产品视为对本国产业的损害,把大量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挡在市场之外。因而,这种以价格取胜的策略还能走多远,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

  另外,在中国货遍及世界的时候,其绝对产值并不高。美国制造业的工业产值高达17111亿美元,日本是9111亿美元,德国是4430美元,而中国只有3825亿美元。中国货集中在价格不高、技术含量低的百货、日用品、服装等行业,这些日用产品很常见,所以容易给人“中国货来了”的感觉。在一些技术含量高的产业,比如,医疗设备、飞机、汽车等行业,发达国家拥有绝对的垄断地位,这些行业才是“会下金蛋的鸡”。中国要赶上美国和日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除了产品加工业外,伴随着第二次产业转移的浪潮,中国成为高能耗产业中心。这样,会进一步加剧我国的能源紧张局面,使本身已经很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

  有数据显示,在去年前10个月,我国高耗能产品中铁合金出口166.8万吨,同比增长16.8%。在这组数据背后是高耗能产业的全面开花。按照市场发展趋势,这种高能耗产品在世界市场上还会有一定空间,但从国家经济安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的角度来看,高耗能产业的前景并不乐观,这种发展方式无异于饮鸩止渴。所以,我们应在符合中国资源现状的情况下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道路。

世界加工厂改变模式提高核心技术
参与评论
匿名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华人螺丝网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这些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114@luosi.com或直接在线联系华网客服

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先取得编辑授权或本站的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华人螺丝网。